首页>>专题专栏>>中央环保督察进行时>>科普宣传

秸秆焚烧的危害及其综合利用

发布时间:2015-10-23 11:26 信息来源:辽源市环境保护局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统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在此情况下,完全由农民来处理,就出现了大量焚烧的现象。对此,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怎么办?其实,依笔者看,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利用率。

  一、焚烧秸秆的危害

  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2、引发火灾。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麦田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森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3、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滚滚浓烟,直接影响高速公路、铁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高速公路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能见度低于400米,严重影响交通运行,一旦导致交通事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在农田焚烧稻草秆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会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土壤水分损失65%—80%,板结不耐旱。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二、秸秆的综合利用

  1、秸秆还田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它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洒于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从而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2、秸秆饲料化

  稻、麦、玉米等秸秆经青贮、氨化、微贮或干物粉碎发酵处理,可作为草食家畜牛、马、羊的主饲料和猪、禽等的辅料。秸秆氧化处理后,1kg秸秆相当于0.4-0.5kg燕麦的营养价值;而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秸秆微贮,不但有相同效力,而且可降低成本,提高秸秆饲料的采食率,是农区畜牧业巨大的饲料“基地”。秸秆饲料化可使每公顷土地产出增加500-1500元。

  3、秸秆气化

  用于生产沼气,每千克干物质产气0.45立方米,具有清洁、经济实惠的特点。秸秆经专用气化炉气化后,是优质、高效的气体燃料。据专家介绍,3-5口之家气化1kg秸秆可满足烧一顿饭所需热能,是直接烧秸秆热效率的3-5倍,既干净,又卫生。可缓解农区生活热能的需求压力,净化生态环境。产气后的残留物富含腐植酸、氮、磷、钾及作物必须的微量元素,是优质有机肥。沼液可作为鱼饵料和牲畜饲料添剂,有免疫、增重作用,沼气用于水果保鲜、孵化、养蚕增温和烘干农作物等效果很好。沼液浸种、防虫、做菇床培养料等实用价值很大。

  4、秸秆燃料化

  秸秆经挤压成型、炭化,其硬度、密度高于木炭,单位发热量优于煤,发热量20940-32600kJ/kg,可用于优质金属冶炼及生产、生活、食品加工,且秸秆炭燃烧无烟无味无毒。

  5、秸秆用于生产食用菌

  用棉籽皮、锯木屑、木材等作原料生产食用菌,不仅资源有限,又破坏生态环境。秸秆用于草菇、平菇、木耳等食用菌生产,每公顷秸秆可增收1000元以上,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6、秸秆造纸、人造板

  麦、稻、玉米、高粱等木质素含量高的秸秆是造纸的理想原料,可用于生产中档白纸、箱板纸、瓦棱纸、包装纸等。通过揉碎、改性处理,制造建筑用纤维板、保丽板、压模板、包装板等,其密度、强度并不比木板低,可以节约大量木材,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农村工业的理想项目。

(责任编辑:环保局) [纠错]